3月23日,一位网友到杭州灵隐寺游览,却在这片宁静的景区目睹了让人心酸的场景:在寺庙旁的小溪边,工作人员用钳子不断捞起一只只死去的乌龟,手中提着的水桶早已装满,然而溪水中依旧漂浮着大量死龟。最后,他不得不来回提走好几桶,将这些乌龟集中处理。
显然,这些乌龟并非自然繁殖而来。小溪本不可能承载如此庞大的数量,更何况它们体型较大,其中大多数还是巴西龟——一种典型的外来物种。毫无疑问,这又是“放生”的结果。
得知消息后,记者在3月24日赶赴灵隐飞来峰景区调查。现场的水域清澈透明,空气中没有异味,鱼儿自在游动,看似一切正常。可灵隐管理处工作人员证实了视频的真实性:那天确实是保洁人员在巡检水质时捞出死龟,目的是避免尸体腐烂后污染环境。这样的情况,其实在日常中时有发生,只是这次被拍下并上传网络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工作人员解释,这些乌龟几乎全是游客从市场购买后放生的温室龟,主要为巴西龟。这类外来物种缺乏适应能力,从小在饲养环境中成长,一旦进入野外极难生存。杭州近日骤然降温,加之山泉水本就冰冷,它们自然无法承受,很快便集体死亡。面对记者的追问,管理人员只能无奈表示:游客数量暴增,根本难以全面防范私自放生。
展开剩余64%自今年1月起,西湖风景名胜区对包括飞来峰在内的部分景点免首道门票,游客量急剧上涨,高峰时日均超过五万人。人潮背后,随意放生行为也随之增多。大多数人对动物习性缺乏了解,往往把“放生”理解成单纯的释放,却忽视了环境匹配和适应问题,才会出现淡水龟被丢入大海,海鳗被放进河里等荒唐现象。
然而,这种看似“善举”的背后却暗藏巨大风险:大量动物因不适应而迅速死亡,尸体腐烂破坏水质;极少数存活的外来物种可能侵扰当地生态,甚至携带疾病,成为公共隐患。由此可见,盲目放生并非“积德”,而是对环境与生命的无知与伤害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放生行为背后还存在一条灰色产业链。一些组织通过网络或线下宣传召集人群参与活动,再高价出售从养殖场购入的动物,甚至有人在放生后将动物再次捕捞,反复倒卖牟利。至于处罚,目前相关规定尚不完善,如果动物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名录,执法往往难以介入,除非一次性放生数量巨大并直接造成生态危害,否则几乎没有法律约束。
盲目的善意,最终可能演变成无形的恶果。善心若没有科学与理性的引导,就可能成为对生命的另一种残酷。保护生态环境,需要我们以负责任的方式表达善意,而不是一时冲动。
愿人们都能以更智慧、更温和的方式行善,让真正的善意生根发芽,也愿大自然在我们的守护下更加纯净美好。
发布于:山西省景盛网-配资平台查询网-配资杠杆炒股-配资公司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