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大象塞进冰箱,拢共分几步?
听过脑筋急转弯的小朋友都知道答案的。
三步。开门,塞进去,关门。
但如果让一个盲人来干这事呢?
他就不能想着「打开冰箱门」了。他得先真的去摸,去感受,摸到那个又冷又硬的家伙,那才是冰箱。
更关键的是得去摸到大象,温热的,喘着气的,有大耳朵长鼻子有柱子的哺乳动物,那才是大象。
展开剩余91%在找出市场上新出的餐饮类型门店,就像是盲人要把大象塞到冰箱里。
我们既不知道大象(新品类)这个动物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,也不知道冰箱(新品类的概念)是什么样子。
02过去我们找餐厅、分品类,就像那个只想着「打开冰箱」的人。
看店名叫什么去分类,叫「某某重庆小面」的,就都归到一堆。简单直接。
但现在这招对店名「切词与聚合」不好使了,主要是慢了。
以上海现在比较热门的台湾卤肉饭小店来说,有品牌叫「捡角台湾食堂」,有的品牌叫「阿元来了」,有店叫「叁店 台湾滷肉飯」。名字千奇百怪,但店里卖的东西差不多,都卖卤肉饭、盐酥鸡、香肠。你只看名字,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同行。
又比如现在的热门品类山野火锅,它的发展我们能把他分成4个发展阶段。
第一阶段:有个雏形。山野火锅模式是「尽膳口福跷脚牛肉」从乐山走出来的开创的,甚至它到现在也没改名叫山野火锅。但是经营得不错,门店模型确立住了。
第二阶段:有个榜样。「三出山」是最早起名叫某某山的品牌,可以说是把这个品类做响的品牌。大家一看,哦,原来这东西能这么玩,于是开始模仿。榜样被模仿及放大。
第三阶段:遍地开花。这个阶段就是叫山某山的店,越来越多。模仿者「山缓缓火锅」更厉害,店数达到61家,覆盖的城市也是品类内的第一。这个子品类内开始形成连锁化扩张。
第四阶段:形成共识。餐饮媒体、大众开始认定「山系火锅」新的子品类开始宣传。子品类开始拥有共识与自我定位。
如果按照门店名切词。说明这个品牌已经完成了「自我认知」,已经知道自己是什么品类了。在能用「山系火锅」这个名字去搜店铺的时候,风口早就起来了,已经晚了。
03我们的方法是不看店名,转为摸菜系、摸价格、摸数量。
三条标准:
04具体怎么做呢?也分三步。
第一步:拆菜单,给店「把脉」
我们不再看店名,而是直接分析每家店卖得最好的前10个推荐菜。
同一个大类中的门店推荐菜进行聚类分析,基于推荐菜的特征向量,通过K-Means算法给门店进行分组。
什么是聚类分析?
我们给每个店的菜算一个「口味身份证」。然后用电脑把「口味身份证」相似的店自动分到一组。
比如,「丽江山药腊排骨火锅」和「云南腊排骨火锅」,在电脑眼里,都会被简化成「排骨火锅」。这样,不管名字怎么变,只要核心菜品是它,就能被认出来。
于是我们拆了云南菜试试。
用这个方法,我们把整个云南菜拆出了8个不同的小组。
第二步:看价格、看名字,验证分组
电脑分好了组,但不一定全对。我们还得人工去「闻闻味儿」。
首先,看每个组是不是足够大。我们定了条线,一个分组至少要占所有云南菜馆的4%,太小的就先不算一个独立的派系。有的组虽然小,但增长很快,那也可以留着观察观察。
然后,我们会手动看每个组里的菜品和人均价格。这一看就发现了问题。
有三个组,虽然电脑把它们分开了,但我们发现它们的菜单很像,人均价格也只差不到10块钱。那说明它们其实就是一家,于是我们把它们合并了。
菜品相近
客单价也相近。
还发现一个事,5号组特别大,里面什么都有。
但我们仔细一瞅,发现里面混着好多家主打「石锅鱼」的店,跟其他云南菜明显不一样,价格也差一大截。
石锅鱼的客单价显著较高。
好,把「石锅鱼」单独拎出来,自己成立一个新门派,变为石锅鱼+云南菜。
当下大部分云南石锅鱼在点评里被分为 鱼火锅/云南菜归类中。但是蒸汽石锅鱼和川味鱼火锅、浙江鱼头锅之间有较大差异。
经过这么一通拆解、合并,原本不太清楚的「云南菜」菜系,被我们分成了6个不同的小门派。
滇西菜(丽江/纳西菜):3.37% 滇东菜(宣威/普洱):10.16% 滇中菜(昆明/广义云南菜):74%(省外人平常吃的云南菜,大部分都是它) 傣族菜:4.80% 白族菜/大理:3.89% 石锅鱼:3.56%我们不光分出了不同派系,还知道了哪个派系是主流,哪个是小而美。
这个方法还能帮我们预测未来。随着和业态发展,云南菜可能能进一步拆分为再拆出哈尼族菜/纳西族菜/野生菌手抓饭。
题外话:我觉得下一个可能冒头的,也许就是「野生菌手抓饭」,可以盯着点。
不过这也是我们目前的做法,有很多不成熟之处。
在项目中我们也收到了很多改进意见。
比如菜品最好用我们训练过的饮食自然语言模型处理一下。关键原料的名字可能会随着地区的叫法有改变,比如腊排骨、腊排和腊肋排经过处理可以合并,从而增加聚类精准度
K-Means算法对初始中心点更敏感,可能有一定局部最优的问题。肘部法则和轮廓系数有一定主观性,手动指定的K值不一定合理。以后在流程中可以先尝试GMM(高斯混合模型)或DBSCAN(无监督聚类算法),避免固定K值。评估除了轮廓系数外,最好加入聚类间的菜品差异度(比如JS散度)。
还有考虑到同一种品类的店,在同个地区的趋同属性会更强。也可以将餐厅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信息标签参与计算。
最后,如果对找中国餐饮新品类这个话题有兴趣,或者有什么其他建议和指教,十分欢迎和我们交流!
发布于:上海市景盛网-配资平台查询网-配资杠杆炒股-配资公司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